揽金1182.54亿!2023年广州土拍正式“收官”
随着今日下午荔湾区东沙国际商贸港地块成功出让,广州2023年土拍正式迎来“收官”。
整体来看,广州今年土拍共分为四批次出让,推出48宗涉宅用地,成交43宗,流拍5宗,成交金额约1182.54亿元。
其中,在前三批土地出让表现中,有11宗地块是触顶摇号出让;还有部分地块延期出让,甚至中止出让。
分区域成交表现来看,天河、荔湾、海珠等中心区频繁输出优质地块,引来房企们激烈角逐;而花都、增城、从化等远郊区成交反响平平,多数地块兜底成交。
此外,今年广州土拍风向也在不断变化。尽管,今年广州土拍虽然没有正式发文,但实际上已经悄悄优化了过往两年执行的“供地两集中”政策,转而调整为多批次供地的新节奏。
而从年初的供地规则优化,到民营房企回归、“过江龙”入穗,再到年底的地价上限取消等等,广州土拍先后经历了骤然收紧—适量放宽—鼓励放开的阶段性调整,可见政府也在适当让利房企入局拿地。
01 中心主城频推优质地块
远郊地块却一再延迟出让
在供地出让方面,广州中心区依然保持“重质不重量”的资源惯性,为房企“囤粮”提供坚实支撑。
除了越秀“零供地”外,中心区都有不俗的出让表现,前三名分别是天河区(7宗)、番禺区(6宗)和黄埔区(5宗)、荔湾区(5宗),着重围绕核心地段、成熟配套、体量适中、开发潜力等优势推出优质地块。
尤其在前三批次仍未取消摇号的供地阶段中,中心区出现不少靓地,一度引来房企们的疯狂“围猎”。
例如位于荔湾区的羊城食品厂地块,拥有“医食住行商”等成熟配套,中心城区居住氛围浓厚,且未来白鹅潭板块还将落地万象城、太古等白鹅潭高端商业综合体;叠加紧邻花地河和醉观公园的自然资源。
无独有偶,天河区员村一横路AT080523地块,不仅比邻天河CBD,而且辐射暨南大学、天河公园、天河区府等核心城市资源,且周边以二手房为主、新房供不及求,有一定需求预期。
不过,在中心区“大张旗鼓”输出靓地的同时,外围区域供地却频频遇冷,部分地块一再延后“上架”,甚至中止出让,与前者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。
例如,上半年先后经历延期出让和终止出让的增城派潭地块,以及下半年南沙第三批挂牌涉宅地中,有4宗地块接连两次延期、1宗流拍、1宗地块终止出让。
肖文晓在接受凤凰网房产采访时表示,通常房企“接手”这类远郊项目的态度都是非常谨慎的。
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度分化的阶段,楼市冷热不均也带来了土拍市场的分化,即便是同一个区域的不同地块,其拍卖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。
“对于开发商而言,仅仅关注区域及板块市场的表现是不够的,一地一议、精准研判是房企投资决策的标准动作。”肖文晓说道。
02 天河、荔湾、番禺土拍竞争激烈
南沙、黄埔、增城多数兜底成交
在今年广州土拍市场中,可以明显看到,区域内供给地块的综合素质是否出色,直接影响最终区域的整体成交表现。
“不管是国企民企,不管是外围片区还是中心城区,当前房企拿地的首要前提是能够算得过账,即销售流速和利润率要有保障。”肖文晓说道。
在“算得过账”的前提下,频频输出优质地块的中心区,也顺理成章地获得房企们的青睐与认可。
比如天河区,下半年全力推出5宗地块,一举成为今年广州土拍成交数量最多的“销冠区域”,再次展现了中心地段的价值地位。
在全年土拍中,天河一共成交了7宗地块,揽金约326亿元,也是越秀地产、保利、华润等央国企最为热衷“入局”的地段。
其中,在前三批次限制摇号阶段中,天河出现了2宗触顶摇号地块,即天河区员村一横路AT080523地块、天河区牛利岗北街168号AT0208111地块,分别刷新了广州楼面价TOP2和TOP4(截止10月11日),最终分别“花落”保利、中铁建。
而在昨天下午,天河世界大观二期地块历经16轮报价后,被“身家丰厚”的越秀地产成功拿下。
这也是继8月份越秀地产夺得天河世界大观一期地块后,第二次进驻天河智慧城和天河智谷片区,“连片开发”决心可见一斑。
海珠土拍成交也有不俗表现。下半年推出的4宗宅地全部成功出让,其中海珠区上涌果树公园北侧地块在第三批中竞拍触顶摇号,最终由中海拿下,并以52192元/平刷新广州楼面价TOP6;
而今日上午竞拍耗时长达4小时、竞争多达85轮的琶洲西区AH040331地块,凭借75670元/平成交价,一举刷新广州楼面价TOP1,溢价率为58.74%,最终由越秀地产“价高者得”。
番禺土拍成交表现,一如既往的稳定出彩。除了2宗流拍地块外,其余6宗宅地,全部触顶摇号,吸引不少“过江龙”的关注。
今年4月份,番禺长隆“巨无霸”组团地块,以“零短板”优势征服一众房企,其中两块宅地分别竞价55轮、56轮,耗时将近1个半小时。
期间即使面对“地块总价高、抱团商地竞拍”的严苛门槛,两组参拍房企也要穷追猛赶,“重仓”野心表露无遗。
还有番禺区大龙街好又多地块和番禺客运站北侧地块,在开拍前就吸引了10万 围观,导致广州土矿交易门户系统页面一再“塞车”。
不过,相比于中心主城的热闹,远郊区土拍表现则稍显平平。从化区有1宗地块流拍,而增城区出让的3宗宅地中,有2宗地块被增城城投“兜底”;
花都区出让的5宗地块,也是全部底价成交;南沙区的4宗成交地块中,同样可见不少过往深耕南沙的“老朋友”的身影,例如星河地产、越秀、中交。
03 头部央国企拿地心态依旧积极
民企回归、“过江龙”抢滩上岸
在广州全年土拍市场中,央国企拿地热情依然不减。
其中,随着今天下午的东沙国际商贸港地块成功出让,保利发展今年在广州成功拿下7宗宅地,拿地面积82.8万平、总拿地金额约199.88亿,一举登顶2023年广州土拍“三冠王”。
越秀地产竞得4宗地块,拿地金额约157.42亿元;中海则竞得2宗地块,拿地金额约147.82亿元。
除了本地房企力捧主场外,还有不少民营房企,例如美的置业、龙湖集团、嘉达实业等,在保持理性审慎的投拓思考的同时,对性价比更优的地块表达了强烈渴求。
此外,来自杭州、福建、山西、武汉和江苏等外地房企,也积极抢摊入穗、踊跃竞拍优质地块。
比如荔湾羊城食品厂地块、番禺迎宾路地块、番禺大道好又多地块和白云嘉禾望岗地块,分别落入“过江龙”武汉城建、南通亚伦、港企路劲地产、厦门国贸的口袋;
另外在天河员村宅地、牛利岗北街168号地块(原梅花铝厂地块)摇号现场,也聚集了湖北联投、厦门国贸、武汉城建、成都领阳、江苏师山等“新势力”。
显然,就“多方‘过江龙’现身竞拍”的表现来看,如今这股来自长江边的“投拓风”,明显吹向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,对广深等一线城市展露积极入场姿态。
凤凰网房产湾区智库专家、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李茂喆对此分析称,“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,人口基数庞大,净流入人口全国领先,中长期来看广州房地产市场依旧健康且有巨大空间,所以房企愿意长期深耕广州。”
因此,在整体楼市发展整体平稳的基础上,广州投拓靓地机遇更加旺盛,这有助于房企扩展土储版图,借助高能级产品开发,来提升市占率及毛利率。
编辑: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
标签:地块,天河,广州,越秀,增城,番禺,过江龙,中心区,南沙,亿元,地产,区域,竞拍,楼面,国企